| |
| 极端降水引起的大面积夏玉米减产方法研究——以2021年河南“7·20”强降水事件为例 |
| 刘海军,唐晓培,杨 丽 |
| 2023,42(3):1-6 |
| [摘要](1074) [PDF 2.50 M](3052) |
|
| 基于文献计量的丛枝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 |
| 樊 丽,张 辰,魏 杰,郑 莎,谢 岷 |
| 2023,42(3):7-13 |
| [摘要](1322) [PDF 1.02 M](1980) |
|
| 不同灌溉方式对大豆耗水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
| 郭振宇,杨丹妮,杨晓琳,李思恩,王春雨,张云轩 |
| 2023,42(3):14-25 |
| [摘要](1066) [PDF 2.38 M](2791) |
|
| 连旱对夏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、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|
| 李彦彬,卢争光,李道西,周庭全,侯皓森,刘 欢,杨沛文 |
| 2023,42(3):26-31 |
| [摘要](1175) [PDF 1.27 M](2338) |
|
| 不同灌溉方式和灌水定额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及AquaCrop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|
| 常 梅,周青云,尹林萍 |
| 2023,42(3):32-39 |
| [摘要](1349) [PDF 1.13 M](2249) |
|
| 山西省3种典型作物主产区土壤微量元素特征分析 |
| 刘 洋,李廷亮,栗 丽,张晋丰,陈 婷 |
| 2023,42(3):40-47 |
| [摘要](1178) [PDF 2.04 M](2983) |
|
| 浅埋秸秆隔层对滨海盐土水盐运移及番茄生长的影响 |
| 黄 达,陈 盛,王振昌,陈朱叶,赵 虎,郭相平 |
| 2023,42(3):48-56 |
| [摘要](888) [PDF 1.63 M](2457) |
|
| 秸秆覆盖量与覆盖方式对马铃薯耗水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|
| 马菊花,黄彩霞,李亚珍,杨 永,陈志丕,李虹彩,李拥军,胡亮亮,王龙龙,张 乾 |
| 2023,42(3):57-64 |
| [摘要](956) [PDF 1.63 M](2336) |
|
| 不同灌水量与生物炭用量对春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|
| 郭 颂,杨卫君,宋世龙,陈雨欣,杨 梅,惠 超,张金汕 |
| 2023,42(3):65-73 |
| [摘要](863) [PDF 1022.67 K](2058) |
|
| 温度与压力对水肥一体化滴灌灌水器堵塞影响研究 |
| 何 坤,魏正英,陈雪丽,贾维兵,魏才翔 |
| 2023,42(3):74-81 |
| [摘要](866) [PDF 2.60 M](2787) |
|
| 不同导叶张数对双向竖井贯流泵装置影响的受力分析 |
| 林鹏程,柏 周,汤方平,张烨栋,郑 彬,汪 勇 |
| 2023,42(3):82-89 |
| [摘要](866) [PDF 2.56 M](2625) |
|
| 平面S型轴伸贯流泵装置泵内流动特性研究 |
| 全 莉,刘 颖,吴泽昊,严 杰 |
| 2023,42(3):90-96 |
| [摘要](786) [PDF 2.22 M](2653) |
|
| 太湖流域降水变化及其与组合大气环流的关系 |
| 吴舒祺,么嘉棋,候文星,阿 多,赵文吉 |
| 2023,42(3):97-103 |
| [摘要](824) [PDF 5.86 M](3018) |
|
| 基于ERT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典型坡地和坝地土壤储水量反演 |
| 段国秀,贾小旭,白 晓,刘成功,魏孝荣 |
| 2023,42(3):104-111 |
| [摘要](775) [PDF 2.06 M](2771) |
|
| 江苏省灌溉水变化驱动效应研究 |
| 王 浩,衣 鹏 |
| 2023,42(3):112-119 |
| [摘要](841) [PDF 1.20 M](2075) |
|
| 冰封对乌梁素海水质污染特征的影响 |
| 张 岩,王 楠,赵同国,李卫平,田业蓬,原凌飞 |
| 2023,42(3):120-127 |
| [摘要](874) [PDF 1.18 M](2080) |
|
|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指数分析方法——以引沁灌区为例 |
| 赵维岭,纪义虎,左其亭,符运友 |
| 2023,42(3):128-135 |
| [摘要](884) [PDF 1.69 M](2567) |
|
| 地下水超采井灌区农业水权界定到户理论分析 |
| 王冠儒,胡继连,王秀鹃 |
| 2023,42(3):136-144 |
| [摘要](806) [PDF 1.21 M](2068) |
|